关于“2022世界食品广州展暨广州餐饮业供应链展”延期举办的通知

尊敬的参展商、合作伙伴及已经注册登记的观众们:      根据3月11日广州市会展业改革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发布的《关于暂停近期展览活动的紧急通知》精神,我们主办方与多方沟通、认真研判后,做出以下决定:      原定于2022年5月24日至26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举行的2022世界食品广州展将延期举办,具体举办日期将视疫情发展情况及相关政策确定,届时我们将第一时间通过官方渠道公布具体时间。

对于已经注册展会门票的观众,您的注册依然有效。您也可以登录微信小程序“餐饮品牌研究室暨系列展”,云逛展,采购心仪的产品。     

我们将一如既往做好服务,竭诚为大家提供最佳的展会体验!日期有变,精彩不变!让我们共克时艰,共创商机!祝大家平安如意!      

特此通知!

符合这些条件赶紧申请资金!@东莞餐饮企业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统筹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加大力度促进市场主体和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特制定以下工作措施。

2022年4月7日

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促进市场主体和困难行业纾困发展的若干措施

本文仅摘取“餐饮行业”纾困扶持措施

一、推动餐饮行业加快复苏

支持餐饮业重点企业稳定增长,对2022年营业额3000万元及以上且实现同比正增长的限上餐饮企业,按规定分类给予资金奖励。

(一)措施说明

此措施同时是对“纾困发展的若干措施”第十七条“鼓励批零住餐行业重点企业稳定发展,对销售额(营业额)同比2021年的增量部分,给予资金奖励”中支持餐饮业重点企业措施的细化。

(二)奖励条件

1.对2022年营业额3000万元(含)至1亿元,且同比增长8%及以上的限上餐饮企业,每家企业奖励不超过5万元;

2.对2022年营业额1亿元(含)及以上且同比增长8%及以上的限上餐饮企业,每家企业奖励不超过10万元。

3、当年申报资金超出年度预算总金额时,以预算余额按比例予以支持。

(三)奖励对象

在我市依法登记注册、已办理税务登记,已纳入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数据统计名录库的限上餐饮企业,符合规定条件的,给予支持。

(四)受理时间

材料提交截止至2023年3月31日前

(五)申报材料

1.登录东莞市商务局专项资金申报管理系统(http://dgboc.dg.gov.cn/zxzj),提交该系统打印、且经其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盖章、并加盖公章的申请表及承诺书原件;

2.申报企业当年和上年的年度审计报告(原件,由具有法定资质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

(六)申报材料要求

申报单位根据申报项目准备好纸质申报材料,一式两份,其中:

1.所有申报材料(包括复印件)须统一使用A4规格纸双面打印,并按顺序编制目录,加封面后装订成册。

2.申报材料须符合规范要求,复印件应每页加盖企业公章。《申请表》应由法定代表人签名(手签)或盖章,并加盖公司公章。

3.申报单位应确保申报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如发现造假行为,一律取消申报资格。

4.申报材料未按要求装订、资料不全或逾期申报的,将不予受理。

(七)申报程序

1.符合条件的申报单位按要求将申报材料的纸质资料、申报材料的PDF扫描件、相关表格的电子文档于申报年度3月31日前交给当地镇街(园区)商务主管部门。

2.各镇街(园区)商务主管部门对申报单位提交的申报材料进行初次审核,并在当年的申请表上加具意见。

3.各镇街(园区)商务主管部门将填报好的《东莞市推动餐饮加快复苏专项资金申报汇总表》,连同资金申报情况报告以及各申报单位的申报材料(一式两份),于申报年度4月30日前报送至市商务局服务贸易与商贸服务业科,并将所有申报材料的PDF扫描件、相关表格的电子文档发送至市商务局服务贸易与商贸服务业科邮箱(dgfwmy 126.com)。

更多行业动态,请持续关注我们。门票获取请点击👇

广东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广东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发展改革委反映。

省政府办公厅

2022年3月24日

广东省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措施

本文仅摘取服务业餐饮业、零售业和旅游业

为贯彻落实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14部委联合印发的《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发改财金〔2022〕271号),帮助我省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渡过难关、恢复发展,现提出以下助企纾困扶持政策措施。

一、服务业普惠性纾困扶持措施

1.延续服务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2022年对生产、生活性服务业纳税人当期可抵扣进项税额继续分别按10%和15%加计抵减应纳税额。(省税务局负责)

2.2022年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按照50%税额幅度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等“六税两费”。(省财政厅,省税务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3.2022年对缴纳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确有困难的纳税人给予减免。(省税务局负责)

4.中小微企业2022年度内新购置的单位价值500万元以上的设备器具,折旧年限为3年的可选择一次性税前扣除,折旧年限为4年、5年、10年的可减半扣除。企业可按季度享受优惠,当年不足扣除形成的亏损,可在以后5个纳税年度结转扣除。(省税务局负责)

5.延续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实施时间至2023年4月30日

其中,失业保险基准费率延续按1%实施,继续实施浮动费率政策;工伤保险在执行行业基准费率和浮动费率政策的基础上,统一阶段性下调单位缴费费率20%

继续实施普惠性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上年度未裁员或裁员率不高于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目标(5.5%),参保职工30人(含)以下裁员率不高于20%,且符合相关条件的服务业市场主体可以享受返还。

大型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30%返还,中小微企业按企业及其职工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90%返还。(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牵头,省税务局配合)

6.2022年被列为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东莞市、中山市按所在的镇和街道行政区域内)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承租国有房屋(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国有实际控制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权属的房屋),2022年减免6个月租金,其他地区减免3个月租金

各地可统筹各类资金,对承租非国有房屋的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给予适当帮扶。鼓励非国有房屋租赁主体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合理分担疫情带来的损失

对减免租金的房屋业主,按减免租金月数给予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困难减免。因减免租金影响国有企事业单位业绩的,在考核中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认可。

进一步升级广东省行政事业性国有资产管理系统——出租出借管理模块,省直及各地市行政事业单位及其所办企业通过系统办理减免租金有关事项。(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国资委,省委宣传部(省文资办),省财政厅,省税务局等,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7.运用再贷款、再贴现、普惠小微贷款支持工具等货币政策工具,促进信贷资金更多流向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

持续监测金融机构2021年两次降准释放资金投向,引导金融机构积极运用降准资金加大对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8.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服务业普惠型小微企业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做好延期还本付息政策的接续,对受疫情影响较大,但有还款意愿、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领域中小微企业,不得盲目惜贷、抽贷、断贷、压贷,保持合理流动性。(广东银保监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按职责分工负责)

9.继续推动金融机构减费让利。运用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定价,引导实际银行贷款利率下行。

优化银行账户管理和服务,完善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支付服务管理。杜绝变相收费、隐形收费、收费应降未降等情况,督促商业银行对服务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降低银行账户服务收费、人民币转账汇款手续费、银行卡刷卡手续费,取消部分票据业务收费。(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10.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符合条件服务业企业的融资增信支持力度,依法依约及时履行代偿责任。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服务业企业收取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对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以上的服务业企业收取的担保费率原则上不超过1.5%。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向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注资、提供融资担保费用补贴。(省财政厅,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1.采取切实有效措施制止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行为,完善整治涉企乱收费协同治理和联合惩戒机制,开展涉企收费检查,严肃查处违反规定的收费行为。及时处理相关投诉举报,切实减轻服务业领域企业的不合理负担。(省财政厅、发展改革委、市场监管局、审计厅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2.对餐饮、零售、旅游企业申请阶段性缓缴失业保险费和工伤保险费的,可按规定予以缓缴,期限不超过1年,缓缴期间免收滞纳金。

在批准缓缴期间,职工相关缴费年限连续计算,职工应享受的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待遇不受影响。职工在缓缴期间申领失业保险待遇的,单位应先补齐缓缴的单位部分和代扣的个人部分失业保险费。(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税务局牵头,省财政厅,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配合)

13.鼓励服务业行业采取多种手段开展促销活动,支持各市开展促消费专项行动,围绕受疫情影响重、就业容量大的餐饮、零售等服务行业,定向发放消费券、服务券等惠民补贴,带动形成消费热点。(省商务厅、财政厅等,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二、餐饮业纾困扶持措施

14.2022年原则上给予餐饮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不低于50%比例的补贴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对餐饮企业防疫、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省卫生健康委、商务厅、财政厅、市场监管局等,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5.引导外卖等互联网平台企业进一步下调餐饮业商户服务费标准,降低相关餐饮企业经营成本

引导互联网平台企业对疫情中高风险地区所在的县级行政区域内的餐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给予阶段性服务费优惠。(省商务厅牵头,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配合)

16.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餐饮行业相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运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交易流水、经营用房租赁以及有关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等数据,提升风险定价能力,更多发放信用贷款。

鼓励符合条件的餐饮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餐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省商务厅、市场监管局,省税务局,省发展改革委按职责分工负责)

17.鼓励保险机构开发符合餐饮企业风险保障需求的专属保险产品服务,扩大因疫情导致餐饮企业营业中断损失保险的覆盖面,探索推广普惠型餐饮业综合保险,提升理赔效率。鼓励有条件的地市给予餐饮企业营业中断损失保险保费补贴。(省商务厅,广东银保监局,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18.鼓励诚信良好的餐饮企业参与老年人配餐助餐服务。各地按“保本微利”的原则对老年人配餐助餐服务给予适当支持。不强制餐饮企业给予配套优惠措施。(省商务厅、民政厅、财政厅,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三、零售业纾困扶持措施

19.2022年原则上给予零售企业员工定期核酸检测不低于50%比例的补贴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对零售企业防疫、消杀支出给予补贴支持。(省卫生健康委、商务厅、财政厅等,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0.支持开展县域商业体系建设,推动“一个上行(农产品上行)”和“三个下沉(供应链下沉、物流配送下沉、商品和服务下沉)”

支持供销合作社开展县域流通服务网络建设提升行动,建设县域集采集配中心,布局建设农产品田头综合服务中心。

鼓励有条件的地市对零售企业拓展县域市场、下沉品质商品和服务进行补贴。推进快递进村工程,推进“邮政快递业服务乡村振兴”项目并给予财政扶持。(省商务厅牵头,省交通运输厅、财政厅、农业农村厅,省供销社,省邮政管理局,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配合)

21.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骨干网络,加快推进广东供销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放心农产品直供配送网建设。(省商务厅、农业农村厅、发展改革委,省供销社,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2.对于各地商务主管部门推荐的应急保供、重点培育、便民生活圈建设等名单企业,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支持,鼓励有条件的地市给予名单企业贷款贴息

引导金融机构加强与零售行业相关管理部门信息共享,运用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交易流水、经营用房租赁以及有关部门掌握的信用信息等数据,提升风险定价能力,更多发放信用贷款。

鼓励符合条件的零售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零售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省商务厅、市场监管局,省税务局,省发展改革委,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四、旅游业纾困扶持措施

23.2022年继续实施旅行社暂退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扶持政策,在对符合条件的旅行社维持80%的暂退比例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暂退比例。开展以保险替代现金或银行保函交纳旅游服务质量保证金试点工作。(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银保监局牵头,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配合)

24.加强银企合作,摸排并形成旅游企业融资需求清单,引导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预期发展前景较好的重点文化和旅游市场主体加大信贷投入,适当提高贷款额度。

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旅行社、旅游演艺等领域企业的特点和资产特性,创新授信调查方式,扩大信用贷款支持,推广随借随还贷款。鼓励符合条件的旅游企业发行公司信用类债券,拓宽旅游企业多元化融资渠道。(省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广东证监局,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展改革委,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5.政府采购住宿、会议、餐饮等服务项目时,严格执行经费支出额度规定,不得以星级、所有制等为门槛限制相关企业参与政府采购。(省财政厅牵头,省文化和旅游厅配合)

26.鼓励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委托旅行社开展党建、公务、工会、会展等活动,适当提高预付款比例

允许向旅行社开放代理服务发票事项或由旅行社开具综合发票,并提供与合同内容一致的费用清单作为费用报销依据。(省文化和旅游厅、财政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商务厅,省直机关工委,省总工会,省税务局等,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7.鼓励保险机构根据旅行社等文旅企业实际经营情况,优化承保理赔服务流程,简化理赔手续,提高理赔效率,强化保险保障能力,丰富文化和旅游保险产品供给。

扩大旅行社责任保险统保项目覆盖面,鼓励保险机构开发符合旅游业风险保障需求的保险产品服务。鼓励推广演艺活动取消险、旅行取消险等保险产品。(省文化和旅游厅,广东银保监局,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按职责分工负责)

28.大力支持文旅投融资专委会以及文化和旅游金融服务中心等发挥积极作用,通过开展投融资对接活动等方式,加大文旅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力度。

继续举办广东文化和旅游产业投融资对接会,有力推动文旅产融合作,完善文旅投融资体系。(省文化和旅游厅、地方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广州分行、广东银保监局按职责分工负责)

29.省财政统筹资金作为文旅企业纾困扶持资金,主要用于扶持全省重点旅行社、A级旅游景区、文化艺术院团、演出场馆等文旅企业以及文旅促消费活动。(省文化和旅游厅、财政厅按职责分工负责)

更多行业信息,请持续关注我们CCS广州餐饮业供应链展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实施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农业农村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2年3月24日

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

预制菜一般是指将各种食材配以辅料,加工制作为成品或半成品,经简易处理即可食用的便捷风味菜品。目前,市场常见的预制菜品种有水产类、畜禽类、蔬菜类等。

预制菜是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新模式,是推进“菜篮子”工程提质增效的新业态,是农民“接二连三”增收致富的新渠道,对促进创业就业、消费升级和乡村产业振兴具有积极意义。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省委、省政府“1+1+9”工作部署,加快建设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现制定以下措施

1建设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

充分发挥省农产品加工服务产业园牵头作用,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预制菜相关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及行业协会共同建立预制菜联合研发平台。

依托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工业产业园和农业科技园区,重点开展预制菜共性基础研究,建立预制菜原料和菜谱数据库,研发预制菜原料半成品加工与贮存技术,构建预制菜营养科学、风味科学、品质形成机理与调控等食品科学理论,推进预制菜新形态新品类、功能性预制菜(药膳)、原料筛选与培育等系统性研究

设计研发预制菜生产、加工、仓储、冷链、物流等装备,开发预制菜新厨具、新餐具、新包装。支持预制菜研发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建设,加强预制菜知识产权保护。

科技、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按职能设立预制菜科研专项,以企业为主体开展关键核心技术的产学研联合攻关,加大预制菜产业研发的政策支持,力争在3年内建成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预制菜全产业链研发平台。

设立预制菜成果转化专项,加快推动预制菜全产业链研发成果及技术转化,扩大产业化规模。(省科技厅、农业农村厅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卫生健康委、市场监管局、中医药局、农科院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2构建预制菜质量安全监管规范体系

着眼高标准引领高品质预制菜发展,组织开展粤菜三大菜系预制菜全产业链标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逐步制定完善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系列标准。

加快制定预制菜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预制菜产业园建设指南、预制菜产业园评价规范、预制菜中央厨房建设指南、预制菜包装通用要求、预制菜冷链物流运输要求以及预制菜分类基础标准、预制菜品质评价检测标准等基础通用标准,鼓励有关社会团体、企业制定预制菜团体标准、企业标准,推动粤港澳三地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制定预制菜系列湾区标准,形成具有大湾区特色的预制菜产业标准体系,推进预制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

构建自律他律机制,积极引导预制菜行业自律有序发展。加强预制菜全链条质量安全监管,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强化法治意识,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黑作坊”,维护消费者权益,确保预制菜食品安全。

依托广东农产品保供稳价安心数字平台等,对预制菜检测方法进行研究,定期组织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抽检。探索建立预制菜产业链供应链常态化质量安全评估体系。以田头(塘头)智慧小站等为有效载体,实现预制菜专供农产品源头检测追溯。(省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厅牵头,省商务厅、卫生健康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3壮大预制菜产业集群

编制预制菜产业发展规划,立足资源禀赋、区位优势,按“一核一带一区”分区谋划布局建设一批预制菜产业园,将其纳入第二轮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以及我省发展现代农业与食品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范畴,予以重点扶持培育,力争建设若干个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园,形成预制菜产业集聚效应

发挥广东特色农业优势和粤菜品牌优势,推动预制菜产业企业和产业链上下游配套企业集中入园发展。支持预制菜产业园区科技平台、进出口平台建设。鼓励老区苏区发展预制菜产业,促进老区苏区工业产业园与现代农业产业园融合,形成政策叠加优势

推动打造肇庆高要预制菜产业高地、湛江水产预制菜美食之都、茂名滨海海产品预制菜产业园区、广州南沙预制菜进出口贸易区、佛山南海顺德预制菜美食国际城、潮州预制菜世界美食之都、江门全球华侨预制菜集散地及梅州、河源、惠州客家预制菜产业集聚区等,带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省农业农村厅、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科技厅、财政厅、自然资源厅、供销社、工商联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4培育预制菜示范企业

培育一批涵盖生产、冷链、仓储、流通、营销、进出口以及装备生产等环节的预制菜示范企业,充分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作用,引导预制菜中小企业成为“专精特新”企业

建立省级优质预制菜企业培育库,重点扶持以“菜篮子”产品预加工为核心,牵引上游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下游餐饮以及配套制造业发展,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广东预制菜企业发展壮大,培育广东预制菜十强百优企业,力争五年内培育一批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龙头企业和单项冠军企业,充分发挥其在新发展格局中促消费、稳增长的重要作用。(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农业农村厅牵头,省商务厅、市场监管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工商联,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广东银保监局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5培养预制菜产业人才

把预制菜产业人才培养纳入“粤菜师傅”工程,鼓励职业院校(含技工学校)和普通高校增设相关专业课程,推进预制菜“产学研”基地建设。

依托省“粤菜师傅”人才培养与评价联盟,发挥粤菜餐饮企业、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组织开展预制菜生产、电商直播、市场营销、物流配送等产业发展相关职业(工种)技能人才培训和职业技能评价,大力培养预制菜相关人才。

鼓励“粤菜师傅”星级名厨参与开发推广预制菜品。创新培训模式,实施广东预制菜卖手培养工程,每年评选一批广东预制菜行业代表人物。(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农业农村厅牵头,省教育厅、科技厅、农科院、供销社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6推动预制菜仓储冷链物流建设

组织引领仓储冷链物流企业与预制菜生产企业对接,充分发挥省内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牵引辐射作用及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肇庆(怀集)绿色农副产品集散基地等基础设施作用,构建以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公共型农产品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骨干网为主渠道的预制菜流通体系。

鼓励支持仓储冷链企业研发预制菜专用装备,培育一批跨区域的预制菜仓储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支持生产基地建设预制菜专供田头(塘头)智慧小站和销区前置仓,形成预制菜从田头到餐桌的全程闭环供应模式。鼓励预制菜产业集聚地区对仓储冷链物流发展给予政策支持。(省发展改革委、供销社、农业农村厅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财政厅、交通运输厅、商务厅,省邮政管理局,中国邮政集团广东省分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7拓宽预制菜品牌营销渠道

依托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开展线上线下营销活动,鼓励预制菜企业创建加盟网店。依托中国国际食品配料博览会等国家级展会平台,结合广东省“双百”会展等品牌活动,每年组织筹办若干场国内外专场推介活动。

加强广东预制菜品牌宣传推广,打造一批驰名中外的预制菜品牌,让预制菜产业成为消费亮点产业。探索汇总预制菜产销大数据,实现全产业链大数据的统一归集,促进科学合理生产经营。支持预制菜知名品牌产品进学校、工厂、医院、社区等食堂。(省商务厅、农业农村厅牵头,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市场监管局、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供销社、贸促会,省邮政管理局,中国邮政集团广东省分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8推动预制菜走向国际市场

探索建立服务团队指导预制菜出口通关。大力培育预制菜出口企业,鼓励广东预制菜企业到境外建立加工基地,充分利用海外仓,通过贸易、投资等方式拓展国际市场。

结合全球人道主义应急仓库和枢纽(过渡期)、中国—太平洋岛国渔业合作发展论坛等国际平台建设,增强预制菜原料全球采购能力,积极开展同业交流合作,实现“农产品进、预制菜品出”“一产进、二产出”。(省商务厅、农业农村厅牵头,省发展改革委、贸促会,海关总署广东分署、省邮政管理局,中国邮政集团广东省分公司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9加大财政金融保险支持力度

各级政府要将预制菜产业发展纳入本级财政支持范围,在不形成地方政府隐性债务前提下,支持符合条件的预制菜产业项目申报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统筹安排涉农资金,支持预制菜直供基地、田头(塘头)智慧小站等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省市县三级预制菜产业项目储备库,支持建设一批预制菜重大投资项目。创新金融信贷服务,大力发展预制菜产业供应链金融,支持金融机构为预制菜产业开发金融专项产品,发挥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基金作用,构建广东预制菜产业发展基金体系,切实降低企业融资难度和成本。

组织保险机构与预制菜企业对接,推出一批面向预制菜产品、原材料质量等的专项保险产品。积极向国家争取预制菜企业税收优惠政策并开展培训宣讲。(省农业农村厅、财政厅、地方金融监管局牵头,省发展改革委,广东银保监局、省税务局,省恒健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各金融保险机构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10建设广东预制菜文化科普高地

支持各地建设富有岭南地方特色的粤港澳大湾区预制菜美食文化城(街),传承弘扬“广府菜”“潮汕菜”“客家菜”等粤菜餐饮文化,推进预制菜产业与休闲、旅游、文化产业等深度融合,持续开展“食在广东”“广东喊全球吃预制菜”系列活动,营造预制菜饮食文化的浓厚氛围。

在省统筹建设的“粤科普”公共服务平台开设“预制菜科普”专栏,加强广东预制菜科普宣传,推进预制菜科普基地建设。各地要统筹利用网、屏、端等平台,加大预制菜品牌文化建设和科普力度,让广东预制菜成为新餐饮风尚、新餐饮模式、新餐饮文化产业的引领者。(省商务厅、农业农村厅牵头,省委宣传部、网信办,省文化和旅游厅、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科协、贸促会等按职责分工负责)

更多预制菜行业的变化,欢迎持续关注CCS广州餐饮业供应链展

“餐饮品牌研究室暨系列展”小程序全新上线!

为促进广大展商和专业观众间的高效对接

提高参展企业的展前热度与推广效率

展会主办方重磅推出

「“餐饮品牌研究室暨系列展”」小程序

小程序涵盖四大功能

快速获取查看门票

详细浏览各类展商

清楚了解展会活动

提供精细展会服务

2022将踏上全新旅“程”

与您共赏展会盛况

一、门票“秒”领取 

1 实名预登记,领取观展门票

2 查看展会门票,“火速”入场

二、展会活动抢“鲜”看

1 主页查找赛事、论坛

2 进入列表,查看详情

3 海报邀约、客服咨询、收藏

!超强助力 !

同期热门活动及赛事一站聚齐

高效促进行业交流

三、各类展商“全”预览

1 主页定位展商预览

2 展商列表快速筛选

3 海报邀约、客服咨询收藏

!释放商机 !

有效导航心仪展商

精准搭建商贸合作桥梁

四、展会服务“细”了解

1 展位预定(抢占商机,线上抢位)

2 交通指引(公交、地铁、航空)

3 行业资讯(展会新闻,大咖访谈)

!诚挚服务 !

优化推广渠道

创新协调开拓新链路

“餐饮品牌研究室暨系列展”小程序

通过“互联网+”的形式

齐聚展会资源,进行全渠道宣传

实现互联互通,为参展商缔造无限商机

有利于行业发展,开创新机遇新格局

各位观众

还等什么?

赶紧来关注

“餐饮品牌研究室暨系列展”小程序

共同开启“一站式云逛展” !

以上仅为小程序部分功能

更多功能,敬请期待!

华南预制菜产业大会调研组走访福建企业

2020年疫情的爆发推动了我国预制菜行业的大力发展,相比我国早期预制菜品,如今的预制菜品加工程度更高、品类更加丰富,许多企业已经进入规模生产,预制菜行业又迎来了风口

广东省作为沿海地区的农产品大省,预制菜发展潜力巨大,为助力地区预制菜的发展,CCS将在5月24-26日举办“华南预制菜产业大会”

为增强预制菜产业大会辐射面,提高行业影响力,组委会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与CCS协办单位福建省冷冻食品协会(以下简称“CCS调研组”),从2月21-24日开展了为期4天的调研活动:走进福建企业,了解一线预制菜行业!

福建省冷冻食品协会

福建省冷冻食品协会是全省从事冷冻食品行业的厂家、商家、企业结合组成的非营利性组织。协会依托为政府监管部门做咨询的背景和行业专家智力资源开展冷冻食品安全咨询,探讨冷冻食品技术等服务。协会秉持“诚信、亲切、务实、专业、高效”的理念,全面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等多层次信息源,依靠专家智力资源,帮助行业企业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寻找最佳发展机会,为行业企业发展战略和投资决策提供参考,打造“行业自律、诚信经营、资源共享、互帮互助”的平台,更好地服务会员企业发展。

第一站

CCS调研组第一站是:海文铭海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企业董事长欧于斌为调研组介绍了海文铭特色产品佛跳墙及鲍鱼的全产业链,还介绍了位于福州三坊七巷的“海文铭佛跳墙文化体验馆”,该体验馆是一种“产品+体验+文创+直播+互联网”的创新推广模式。

欧董表示华南预制菜产业大会是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能极大程度促进预制菜行业发展。图片

左二:海文铭董事长欧于斌
右一:海文铭采购总经理高攀
右二:福建省冷冻食品协会秘书长徐进炎
左一:CCS组委会负责人 余紫琪

第二站

CCS调研组第二站是福州泽霖食品有限公司。闽洋海蜇创始人王坤建为调研组介绍了品牌的来源:

闽王王审知第九子廷政育有三子,其二子继元于北宋开宝乙亥(975年)左右,肇迁洋坪村开基创业,其后子孙王圣和于1921年创办“闽洋”品牌从事海蜇皮加工制作;直至1992年第二代传承人王金祥把“闽洋”传统海蜇皮的制作技艺传给第三个儿子也就是闽洋海蜇创始人王坤建。

王总带领调研组一行人参观了闽洋海蜇的生产与研发基地,着重为大家介绍了即食海蜇和盐渍海蜇系列产品。

左二:闽洋海蜇董事长王坤健
右一:福建省冷冻食品协会秘书长徐进炎
左一:CCS组委会负责人 余紫琪

第三站

CCS调研组第三站是福州榕东冷链物流有限公司。调研当天恰逢冷冻食品协会为榕东冷链举行授牌仪式。福建省冷冻食品协会会长、福州泽霖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坤建为榕东冷链授牌。

榕东冷链负责人黄义军介绍了榕东智慧冷链物流园项目的情况。他表示,冷链物流作为冷冻食品行业的一个重要环节,期待与行业有更深的交流。座谈会后,举行了新会员单位授牌仪式。随后,调研组一行在榕东冷链的负责人黄义军陪同下,参观了物流园。

第四站

CCS调研组第四站是福建冻品在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董事长林志勇为调研组介绍了冻品在线旗下预制菜供应链品牌“三餐有料”。林董提到2021年“三餐有料”在半年内完成三轮融资,进入万亿赛道的预制菜行业。

CCS调研组向林董发出了华南预制菜产业大会的邀请函,希望林董能够在大会上分享经验。

左二:董事长林志勇
左一:福建省冷冻食品协会秘书长徐进炎
右一:CCS组委会负责人 余紫琪

第五站

CCS调研组最后一站是福建正味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陈慧君热情接待。万亿赛道的预制菜,除了食材的比拼,研发配方更是决定性的竞争力!会后企业负责人带领调研组参观了正味生物的研发基地。

左一:正味生物总经理助理 陈慧君
左二:CCS组委会负责人 余紫琪

CCS调研组此次福建之行加强了组委会与一线企业的交流,同时也加强了福建企业对CCS及华南预制菜产业大会的了解!

华南预制菜产业大会包含主论坛、分论坛、品鉴会、颁奖典礼等多个配套活动,大会将邀请以上企业的负责人及数十位行业大咖分享实战经验,为您带来新的商业机遇!

点击下方,报名大会👇

近40%的食物被浪费在供应链,如何通过新技术实现突破

餐饮食材展了解到,食物浪费的现象在全球都已经成为一个难题,不论是政策上还是在技术上,食物从农场开始一直到消费者手中就不断面临着浪费问题。根据FAO(联合国粮食组织)调查显示,全球的食物供应链中,有超过30%的食物是被浪费的。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口增长,食物的供应补给越来越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根据FAO的调查可以发现,除了工业化成熟的亚洲国家,其他区域中,供应链所产生的浪费都占据了大于30%。南亚、拉美等不发达的地区,供应链所产生的食物浪费甚至高达50%。根据BCFN(Barilla Center for Food &Nutrition)2018年发布的食物可持续指数发现,中国、美国和英国在食物浪费指数上分数接近(中国89,美国92,英国91)。其中因为中间物流生产造成的损失,中国、美国和英国都是75分。可见供应链上的食物浪费和损失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类似的。

根据餐饮食材展了解到的数据,中国生产出来的水果和蔬菜有大约15%-20%没有最后到达消费者手中。而在美国累积大约有2180亿美元被用于种植生产以及运输那些从来没有到消费者手中的食物(Refed 2018 年食物浪费报告)。如此大量的浪费都发生在消费者没有注意到的地方。

在今年8月,国家主席习近平指示强调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切实培养节约习惯。而后,在11月,在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十八次委员长会议上提出将会对反食品浪费法草案进行审议。食品浪费的解决问题迫在眉睫,不仅在消费者端,更是对产品以及供应链提升的要求。

食物保鲜技术

在年初的疫情的影响下,原本并不被看好的生鲜赛道,突然井喷。用户激增,需求增长。疫情期间每日优鲜平台的交易额增长了300%。而生鲜渠道最大的成本除了线下站点搭建外就是生鲜运输和仓储带来的产品损耗和新鲜度的降低。

生鲜最常见的保鲜技术就是低温冷链,温度能够很好的减缓水果蔬菜中酶的活性,并且降低呼吸作用。然而,冷链弊端也非常明显,投入成本巨大,从建仓到物流全程需要温度控制。虽然国内冷链的库容量在逐年递增从2014年的2047万吨到2019年的4600万吨(数据来源:中商情报),但是这些只能够完善沿海发达城市的布局。中西部城市依旧面临着供需不足的情况。除了温控保鲜技术外,还有气体控制保鲜技术,和温控类似,需要大量的硬件设施来帮助控制存储空间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氧气浓度以及氮气浓度,需要传感器以及气体发生器来协同控制。

除了环境控制外,如何通过覆膜等方式帮助果蔬实现保鲜成为全球商业发展的一个趋势。可食用保鲜涂膜技术的诞生,不仅能够帮助降低果蔬的运输保鲜成本,还能够减少细菌对果蔬的侵扰。常见的涂膜包括了多糖类的(如壳聚糖以及魔芋葡甘聚糖等)、脂类(蜡质+石蜡薄膜、乙酰甘油等脂类涂膜)以及针对特有水果的复合型涂膜。

来自美国的新创公司Apeel采用了植物基类产品作为传统的壳聚糖涂膜的替代,保证了果蔬的湿度的同时能够有效的隔绝氧气。Apeel在2012年就获得了比尔盖茨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的Grant轮投资,在今年6月份获得了GIC的2.5亿美元D轮投资,之后世界银行的旗下基因也加入到Apeel当中,拿出了3000万美元。创始人James Rogers在接受彭博社采访时表时,Apeel的产品可以无色无味可以直接喷涂在没有经过处理的果蔬表面也不需要冷链辅助,并且可以帮助果蔬延长最佳品尝的时间。Apeel的技术已经使用在美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大型商超中。

另一家保鲜技术企业Hazel则走的是通过改变运输过程中果蔬附近的空气成分来减缓果蔬的呼吸作用以及不受乙烯影响。根据其官网的介绍,Hazel可以运用在多种水果之中,包括了葡萄、蜜瓜、樱桃等容易受到乙烯影响的水果。成立于2015年的Hazel已经获得了包括美国农业部在内的6笔投资,总计1780万美元。

餐饮食材展认为,国内虽然已经有不少包括纳米涂层在内的食品保鲜涂膜的学术研究以及专利,但是运用到商业转化上还有一定的时间需要走。

供应链优化技术

除了保鲜涂膜外,针对供应链优化以及产能效率提升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解决食物浪费的问题。从农场采摘开始,食物浪费已经就出现了。所以初创公司Full Harvest成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食物采摘后产生的浪费问题。在欧美国家,很多果蔬在采摘后需要筛选废弃不那么好看的水果,这些水果依旧可以有市场以及加以利用。Full Harvest通过收集这些果蔬进行物流以及售卖来获取利润。他们在2018年获得来自火花资本的850万美元A轮投资。

达能公司在今年2月份,投资了一家帮助销售临期食品的法国初创公司Phenix。Phenix通过收回临期食品给予很低的价格在平台售卖,同时也会将部分食品捐赠给NGO或者食品银行(帮助保障食物供给的机构),多出来的食物则会给农场作为动物饲料或者肥料。Phenix创始人的愿景是希望能够通过平台来有效的减少食物浪费。

来自纽约的人工智能企业Phood则将食物供应链优化对准了商业厨房。通过厨房上传每日食物剩余的图像以及重量,来帮助优化采购方案,并且对废弃食物有很好的回溯系统,能够有效的知道这些废弃食物最后的归宿,帮助商业厨房在节约的同时能够有效的控制其碳排放。

餐饮食材展认为,减少供应链中的食物浪费控制,能够有效的降低消费者到手之前的食物浪费。而这部分目前占据总食物浪费量大于30%。减少食物浪费也能够帮助企业增加利润以及降低成本。但是在国内却面临着技术商业化不成熟以及商业教育不足的缺陷,这需要企业以及学术界共同努力。

本文转自[食品商务网]

放眼全球 持续创新 放大优势 中国乳业正在谋篇布局后疫情时代

乳制品对增强国人体质,保障国民健康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如今我国乳制品行业已经发展成为食品快消行业最大的板块之一,不仅培育了众多国际领先的品牌,也通过产业链和产品创新细分出了众多品类,行业生态圈不断向好发展。饮料饮品展了解到,在疫情期间,乳制品行业更是成为逆势增长的亮眼行业之一。而随着当前疫情进入常态化,全球制约经济增长的因素尚未出现确定性好转迹象,经济弱势回稳、经济贸易摩擦暂缓,这些因素对于关键原料高度依赖国外的中国乳业而言,将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近日,由网易财经主办的“网易新能量·乳制品行业峰会”在北京举行,来自业内的专家以及企业人士对后疫情时代中国乳业如何谋篇布局进行了深入交流。

来自业内协会的统计数字显示,中国乳制品行业在自身发展,应对疫情、转型升级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据饮料饮品展的了解,在疫情初期,乳制品行业同样遭受了巨大冲击。但是随着疫情逐步得到控制,乳制品行业成为恢复最快的行业之一。据协会相关人士介绍,1—9月份,全国规模以上企业乳制品产量2037.6万吨,同比增长1.12%;全国规模以上的乳品企业563家,实现营业收入3120.1亿元,同比增长6.82%。

全球布局——全行业必行之路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不断变化,对于各个乳企来说,只有整合全球智慧资源,通过不断创新,才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对乳制品的多元需求。峰会上,乳业全球化成为行业讨论的重要话题之一。伊利集团执行总裁张剑秋对此表示,一方面企业应加强全球智慧融合,构建创新高地。另一方面,促进全球产业融合,集聚优质资源也是国际化企业应该关注重点,“双循环意味着用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用全球最优质的资源来服务中国的消费者。”他表示。

那么如何评价企业国际化的程度呢?“要看这家企业是否很好地联通利用了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了可持续的发展。”作为中国乳品企业中较早“走出去”的企业之一,蒙牛集团执行总裁李鹏程认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正式签署,对乳制品行业是一个巨大的利好。以蒙牛为例,起初只是做出口贸易,在东南亚试水,后来在新西兰建厂,直接布局大洋洲奶源,一步步掌握了海外的供应链,逐步搭建起本土的销售体系,这样才实现了从奶源到生产、从销售到品牌的全链条体系。“未来,企业就是将这些区域元素充分整合起来,实现区域间的协作,发挥产业链最大的效果。”

如果说,“走出去”是第一步,那么“走出去”以后怎么做大做强,则是摆在每一家国际化的中国乳企面前的问题。对此,澳优乳业董事长颜卫彬指出,管好乳品的质量,一方面要加强国内的供应能力,同时更要立足于全球做好供应,才能保证国内的安全。“如何放眼全球的乳业安全发展?这就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包括国际交流、国家支持,鼓励中国的企业到海外投资,加强科研,鼓励全球的资本到中国投资。”颜卫彬同时认为,监管政策也要更好地和全球政策同行,“这些年来监管政策有非常多的进步,促进了行业的发展与提升,将来如何更好地吸引外资进来,这将是下一个挑战。”

持续创新——液态奶新机遇

饮料饮品展认为,目前,对于国内的大乳企而言,液态奶等产品仍然是收入的主要来源,这几年液态奶市场也在不断增容,蓬勃发展。

未来液态奶市场还将迸发出怎样的新机?新希望乳业股份有限公司总裁朱川认为,乳业最核心的问题,首先是产品,其次是交付场景,还有就是沟通方式。“消费能力和消费意愿会转化成产品的需求,而这个产品,首先要有品质,还要有颜值、有价值,这才是真正消费者需要的产品。”朱川以新希望的经验分析认为,在交付的产品上,就是线上的竞争、小型化渠道的竞争,这些竞争打开了乳品企业全域营销的机会。另外,沟通方式也从广告传播变成了小红书、抖音、B站等,“乳企要抓住这些场景。”

对此,三元常务副总经理陈历俊认为,中国的乳业产业链需要持续的创新,除了育种、养殖、加工,种植,销售,甚至国家奶牛胚胎都有创新空间。“今后,行业还要做全产业链协同的创新。”陈历俊表示,从2005年到现在,我国奶源已经达到了一定的优质程度,下一步还要继续从母乳研究出发,结合全产业链协同方向努力。

“品牌力的能量,来自于创新。”君乐宝低温事业部总经理杨洪滨也表示,君乐宝能够从区域品牌发展成全国品牌,不断创新是最重要的因素。“君乐宝用了整整两年时间,创新INF0.09秒的瞬杀技术,不仅保证了牛奶的活性物质,并且使保质期达到19天,才能实现鲜奶从河北到上海去销售。”杨洪滨对此非常自豪。

五牛控股执行董事王雅芸表示,此次疫情确实给行业带来了一些冲击,但是长远来看,随着行业的规范和创新加速,行业将逐渐实现高质量发展。“希望未来,行业巨头在做好产品的同时,通过改进细分领域的营销推广方式,降低成本,提高能效,促进行业全产业链的健康发展。”

放大优势——奶粉期待破局

后疫情时代,奶粉行业又该如何破局?对此,来自飞鹤乳业、宜品乳业、荷兰皇家菲仕兰、惠氏、纽瑞滋等国内外的知名乳粉生产企业展开热议。

在宜品乳业集团董事长兼集团总裁牟善波看来,今年奶粉行业主要面临三大方面挑战:受疫情影响,各个企业销量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国家新生儿数量的下降,带动奶粉消费的下降;品牌寡头效应凸显,资源快速向头部企业聚拢。“实际上,从市场的发展角度来看,企业任何时候都会面临挑战和压力,但挑战和压力对于企业也都是新的机遇。”对于困难,牟善波认为,如何在这种环境下抓住对自己有利的机会,放大优势、避开短板,就能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里尽可能获得对企业比较好的发展机会。

而对于未来的中国奶粉生产企业来说,产品本身的质量和安全永远都是首要前提。据悉,2018年9月,国家卫健委公布婴配粉新国标并公开征求意见;2020年6月18日,新国标再次进行内部征求建议,或有望明年出台。业内人士预计,新国标对于婴幼儿奶粉行业的影响不亚于配方注册制。谈到对新国标的期待,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高级副总裁杨国超表示,行业都很期待新国标尽快颁布、尽快明确新国标以后过渡的审批办法,“可以肯定的是新国标与国际化更接轨,目前企业都在积极充分地准备,包括菲仕兰在内,已经根据新国标进行配方调整。”

随着消费升级,对于消费者而言,产品的质量,甚至是创新才是最重要的。“未来如何在研究母乳的基础上为消费者提供更好、更接近母乳的产品,将是企业未来发展必须思考的。”惠氏营养品副总裁曹敬衡认为,为此企业应该与消费者保持长期沟通,了解消费者想要什么样的产品、怎样满足消费者多元化的需求。

纽瑞滋(上海)食品有限公司创始人、CEO刘宁则指出,今天的消费者千人千面。对于一个成长型的乳企,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因此要寻求突破点,与有特殊需求的消费者沟通。“现在的消费者对差异化的诉求越来越强烈,因此在产品品类、定位、配方等方面要力求打造有辨识度,能够满足更多细分需求的产品。”作为成长型企业的负责人,刘宁深有体会,“在细分市场里与消费者做更深、更透彻的沟通,让消费者在吃得安全的同时,又有了多样性的选择机会,企业将会有更多的机会。”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消费者持久的认可?“消费者的产品体验是一个品牌持续长久发展下去的关键因素。”饮料饮品展认为,在互联网社会中,未来没有所谓的线上与线下之分,消费者对于产品和品牌的认知,一定是基于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种想法来源于消费者在使用产品后的体验。“如果消费者使用了你的产品,尤其是像婴儿配方奶粉这样高关注度的产品,第一次使用之后效果不好,企业以后是没有机会的。只有产品品质跟品牌结合在一起,才能让这个品牌持久地在消费者的心中占据一个位置”。

本文转自[食品商务网]

“猪王”“肉王”抱团取暖!

2021年对于猪肉企业而言是难熬的一年,猪周期下行持续对行业施压。2022年1月3日,河南双汇投资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汇发展)发布了与牧原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双汇牧原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猪王”与“肉王”的结合,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零一

两大巨头强强联合

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公告显示,双汇发展和牧原股份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充分发挥双方的产业优势,坚持健康、安全、绿色的产业发展理念,以生猪购销为依托,完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通供应链,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实现合作共赢、共同高质量发展。

合作内容有以下几点:

第一,生猪点对点直供。双汇发展开辟绿色通道,实现全天24小时,有限收购牧原股份直供生猪,双方约定供应量、价格、运输方式等,实现点对点直供。牧原股份应设定与双汇发展屠宰匹配的养殖场作为基地,优先供应双汇发展,并保障供应生猪的质量、品质,猪只体重在80—140kg/头,保证生猪质量安全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要求,符合双汇发展采购标准要求。

第二,建立供应链合作机制。双方共同发挥双汇生猪屠宰、牧原生猪养殖优势,提高双方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共同打造国内外一流的产业链合作典范。

第三,深化双方合作。加强生猪购销合作力度,强化产能匹配和衔接。当生猪价格低迷时,双汇发展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可适度加大对牧原股份的生猪采购力度,有权享受牧原股份所有相关的生猪销售优惠政策。当市场价格高涨时,牧原股份在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的基础上,可适度加大对双汇发展的生猪供应力度。根据双汇发展需要,牧原股份向双汇发展提供生猪养殖过程中的有关信息;根据牧原股份需要,双汇发展及时将牧原股份所交付生猪屠宰后相关结算数据通报牧原股份。

零贰

两大巨头强强联合

实现双方合作共赢

双汇发展与牧原股份可谓是猪肉市场的两位“大佬级”的存在,在行业中有着风向标式的作用。单独来看,2021年前三季度,双汇发展实现营收509.58亿元,同比下降8.56%,实现净利润34.53亿元,同比下降30.08%;牧原股份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562.82亿元,同比增长43.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87.04亿元,同比下降58.53%。2021年前三季度,两者营收与利润相较去年均有较大程度下滑。

双汇发展与牧原股份签订的这份合作公告,有助于双方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产业优势,提升双方市场竞争力,实现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此协议为双方达成战略性合作的框架性文件,为双方后续业务合作奠定基础,对双汇发展未来经营发展将产生积极影响,不会影响双汇发展业务独立性,符合双汇发展的长远战略和全体股东利益。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战略合作,有利于优化牧原集团原有的销售模式;对双汇来讲,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其国内生猪供给的缺口,保证供给的稳定性。

零叁

猪企“向下”

屠企则选择“向上”

现阶段,猪肉市场逐渐呈现出融合的局面。生猪养殖企业开辟出屠宰业务,生猪屠宰与食品加工企业则开始关注上游生产养殖方面的内容。这种现象在双汇发展与牧原股份身上也可以看到。

牧原股份传统业务以养殖为主,2018年以来,在消费需求激增,猪肉屠宰与零售市场不断变化的需求下,开始开辟屠宰业务,但养殖依旧是其最赚钱的盈利板块。

2020年起,双汇发展开始布局养殖业务。当年5月,公司公告拟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70亿元,在扣除发行费用后拟全部用于肉鸡产业化产能建设项目、生猪养殖产能建设项目、生猪屠宰及调理制品技术改造项目、肉制品加工技术改造项目、中国双汇总部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预计生猪养殖产能建设项目建成达产后,可实现年种猪、生猪出栏合计约50万头。

近期,双汇发展在互动易平台上回复投资者称,公司目前已投产的生猪养殖规模不大。公司将适度发展养殖业,提升成本控制能力,增强产业协同优势,进一步增强企业竞争力。公司还表示,生猪屠宰业是公司的主业之一,随着国内生猪价格下降,2021年公司屠宰量同比大幅提升,公司将持续加强销售渠道拓展和市场网络扩张,满足消费需求。

致知力行,继往开来,贺名厨委年会圆满举办!

1月10日,世界食品广州展暨广州餐饮业供应链展的主办单位之一——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在半岛豪苑酒店隆重举办年会。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庄臣先生,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执行会长、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名厨专业委员会会长利永周先生,执行会长欧锦和先生,世界食品广州展项目经理陈智伟先生等出席了本次会议。

会议主要分为三部分,一是利永周大师第三次授徒仪式,二是召开第二届会员大会暨第一次常务理事会,三是举行2021-2023年度(第二届)年会暨广东名厨晚宴。

利永周大师第三次授徒仪式

作为业界德高望重的粤菜大师,利永周大师一直积极培养新人,无私地将自己积累的技艺与知识传授给行业中的人们。

仪式,正式成为利永周大师的弟子。

仪式现场 。

第二届会员大会

暨第一次常务理事会

第二届会员大会现场,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利永周会长作报告,对名厨委2021-2022年度的工作进行总结,并提出2022-2023年度的工作计划,继续以工匠精神经营好中餐,将中餐推向世界,将中餐文化发扬光大。

常务理事会议上,名厨委宣布了未来一年的计划,将布局组织架构,与更多省市和地区连城互动,建立更多的厨艺交流中心,扩大粤菜名厨的影响力。

2021-2023年度(第二届)年会暨广东名厨晚宴

傍晚,来自各地的名厨大师及餐饮界的数百名精英齐聚一堂,参加隆重的晚宴活动,助力粤菜发展工程!

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会长、著名美食家庄臣先生致辞,充分肯定了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名厨专业委员会自成立以来在利永周会长的带领下取得的成绩。

随后,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陈智伟先生与利永周大师在晚宴现场进行了战略合作伙伴的签约授牌仪式

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名厨专业委员会与上海博华国际展览有限公司倾力打造世界食品广州展暨广州餐饮业供应链展,将于5月24-26日在广州保利世贸博览馆举办,致力于为华南地区提供专业的餐饮、食品行业全产业链供需平台,同期将举办各类专业且丰富的论坛、赛事,为推动粤菜师傅工程做出重要贡献。

觥筹交盏中,广东省食文化研究会名厨专业委员会年会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