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判断预制菜行业目前的规模约在2200亿左右,其中B端市场规模约为1800亿,C端市场约在400亿左右。

—— 华创食饮

2200亿的市场吸引许多企业纷纷入局,2020年同预制菜相关的企业新注册约为1.25万家。赛道大,选手多,竞争必然激烈。

行业目前的痛点主要是四个方向:供应链不稳定、物流建设待完善、产品技术难突破、跨区域市场差异大。

供应链不稳定

预制菜供应链上游以基础农产品为主。上游为基础的生鲜、农副作物,整体分布分散,目前预制菜行业的供应链并不完善和稳定,导致下游企业利润不稳定。

预制菜的主辅料以农林牧渔产品为主,肉禽及水产等占比通常超过90%。由于这些产品的产量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经常产生波动,产品出口价格也随之浮动。而预制菜主要流向B端餐饮企业以及C端消费者,出口的售价通常保持稳定,这就导致预制菜的利润水平不稳定,极易受供应链上游原材料价格的波动影响。

物流建设待完善

预制菜的下游用户多为中央厨房、餐厅或家庭等,客户零散,订购产品的数量、品种差异较大。

客户规模小且分散、配送频率高、实效性要求高,这些配送特点都提高了预制菜物流建设的要求。

预制菜产品保鲜需求高,所以需要配套先进的仓储物流体系以及冷链运输技术。而目前国内的先进的仓储物流并未普及、冷链运输建设不完善,这极大的限制了预制菜产品的销售区域和业务辐射范围。

产品技术难突破

预制菜研发首先需还原菜品,并拆解成可工业化生产的配方,后续的生产过程则相对原始简单,选品上多从现有菜品切入。

从工业化配方到规模量产难度不大,一旦掌握微解冻除膜、真空滚揉相关工艺,可以迅速复制到其他菜品上,由于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损耗,将导致部分口味清淡的菜品无法完美呈现,因而行业当前多以重口味预制菜为主

但菜品到工业化配方过程常存在较大差异。优秀厨师作用仍可以放大。

跨区域市场差异大

预制菜企业通常只能覆盖一定地区,目前尚未出现全国性的龙头企业。企业跨区域经营难度极高。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之间物产种类、丰足程度不一,导致各地居民饮食习惯及口味不一致。

起源于某一地区的预制菜企业往往带有明显的地域性标签,跨区域经营市场难度大。

希望在预制菜行业中快速发展,就不得不直面这些痛点。大家不妨试试从这三个方向去探寻出路:提高规模化程度、丰富产品形态、提升品牌建设。

提高规模化程度

我国预制菜赛道空间广阔,足够诞生规模性企业。考虑到速冻技术可提高保质期和标品率,满足规模化运营需求,我国菜品加工程度更高,实际加工调理需求理应更大。

目前,我国的预制菜行业内,达到规模性生产的企业为数不多。所以抢先实现规模化生产,不仅能够提高标准化程度、降低产品成本,还能在行业内占据领先地位,提高知名度。

丰富产品形态

预制菜产品针对C端的定位是“方便且健康”,目标消费人群整体年龄偏低。年轻人群热衷于新兴热门的产品且口味转变迅速。所以如果想要把握消费群体的口味和偏好,需要及时研发符合年轻人的菜品、丰富产品种类。

提升品牌建设

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生活水平大幅上升,消费者对于预制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面对众多产品的选择,消费者更偏好知名度高、熟悉的产品。同时,产品同质化的现象也增加了品牌建设的迫切性,同样的品质、类似的口味,消费者愿意为品牌溢价买单。

虽然国内的预制菜市场非常有潜力,但是从消费者角度来看,预制菜的市场渗透率仍然偏低。预制菜品牌需要提升和强化消费者对于预制菜和自身品牌的认知,挖掘消费者潜力。

未来,市场对于预制菜的需求会越来越大。提升产业规模、完善物流建将成为从业者的必经之路。

更多预制菜信息,欢迎关注广州餐饮供应链展,我们在预制菜展区等您来!